上海壹博医疗集团Logo图 上海壹博医疗集团Logo图 上海壹博医疗集团Logo图 上海壹博医疗集团Logo图
壹博医生
查看详情>
上海壹博医院医生推荐
脑瘫、偏瘫、截瘫、癫痫、顽固性疼痛、面肌痉挛、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经外科疾病的诊治,国内率先开展FSPR手术治疗脑瘫、偏瘫及各种因素引起的肢体痉挛状态、脊髓电刺激(SCS)术治疗顽固性疼痛和植物生存状态、迷走神经刺激(VNS)术治疗癲痫、巴氯芬(ITB)泵植入治疗肢体痉挛瘫、脑深部电刺激(DBS)术治疗帕金森病、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。 ... 查看详情>

联系我们
上海壹博医院联系电话联系电话
400-9696-399
上海壹博医院门诊时间(周一至周日)门诊时间(周一至周日)
08:00~19:00
上海壹博医院地址医院地址
上海市奉贤区新四平公路2380号50幢

大医解惑!孙成彦博士权威解答十大关键问题(第一期)

2025-07-02

大家好,孙成彦博士在“大医解惑”直播间的精彩问答内容,小编已经为大家整理出来了。内容涵盖了脑瘫手术评估、治疗时机、术后康复等多个家长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。有需要的患者朋友,可以仔细阅读以下内容进行回顾。

问答实录

Q:腰部手术与脚部手术分别的手术条件是什么?为什么有些孩子先做腰部手术,而有些孩子先做脚部手术?

Dr.Sun脑瘫是复杂综合征,治疗前必须先进行严格评估以明确诊断并制定个体化方案。早期的治疗方针强调“先解除痉挛、再矫正畸形、最后康复”的固定顺序。但近30年的临床实践表明,虽然这三步治疗内容不可或缺,但其顺序并非一成不变。例如,婴幼儿期痉挛,早期康复效果可能非常好。而当康复效果变差或无法阻止病情进展时,才需考虑手术。手术方式的选择(如颈部交感神经手术、腰部SPR/SDR、肢体矫形手术)完全依赖于详尽的评估结果。我们的临床经验发现,对部分患儿,优先进行下肢矫形手术,能为后续康复创造更坚实的基础条件,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后,若患儿达到严格的综合标准(包括年龄、智力、平衡能力、肌力等),再考虑进行腰部SPR/SDR手术。需要特别强调的是,腰部SPR/SDR手术有国际公认的严格适应症标准,未达标贸然手术可能影响孩子后续的治疗路径。最终,手术顺序以及康复、矫形器等非手术手段的介入时机,必须基于每个孩子的具体评估结果进行个体化设计,这是一个需要多手段协同的“组合拳”治疗策略。

Q:3岁多的孩子肌张力高且走路姿势异常,但核磁、基因、脑电图检查均未发现异常,这种情况是否符合手术指征?

Dr.Sun:脑瘫的诊断需要医生具备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。当孩子表现出肌张力高、畸形、协调性差等酷似脑瘫的症状,但影像学(如核磁)、基因、脑电图等检查未发现明确脑部问题时,必须采用排除法仔细鉴别其他易混淆疾病。例如,多巴反应性肌张力障碍(DRD)会出现类似症状;先天性垂直距骨会导致跟腱挛缩紧张,易被误判为肌张力增高;进行性肌营养不良(假性肌肥大)表现为腓肠肌肥大和跟腱挛缩,检查时因屈肌力量大而伸肌无力,抵抗感强也易误判。此外,椎体外系疾病、神经变性病(早期影像学证据可能滞后出现)、以及基因问题都需重点排查。需要特别注意的是,基因检测阳性有明确诊断价值,但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遗传因素,因为现有检测技术无法涵盖所有基因,或可能存在未知致病基因。在排除所有相关疾病后,即使找不到明确病因(约10%的脑瘫属于此类),根据其典型的肢体痉挛、畸形和运动功能障碍等临床表现,也可作出脑瘫的诊断。同时提醒医生务必仔细询问孕早期(三个月内)是否有过阴道流血史(即使量少、呈暗红色),各位家长也须谨记,这是脑瘫的重要病因(先兆流产),却常常被忽略。

Q:患儿因KIF1A基因突变,引发痉挛性截瘫30型,病情呈缓慢进展性,目前双下肢肌张力2级,虽能走跑跳,但存在走路垫脚、屈膝、双脚内旋等问题,且下肢力量较弱。请问这种情况是否适合进行腰部手术?手术的风险如何?术后是否会因基因因素影响康复和身体恢复效果?

Dr.Sun:对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痉挛性截瘫患儿,手术决策需高度谨慎并分层考量。如果患儿下肢肌力足够好,且满足年龄、智力等基本条件,单纯从痉挛程度(如肌张力2级)看,可能符合腰部SPR/SDR手术的指征。但核心关键在于明确致病基因的性质:如果是较为常见、病情相对稳定的基因类型,在综合评估条件合适的情况下,可考虑进行SPR/SDR手术,术后再处理可能存在的固定畸形,继而进行康复训练。然而,如果涉及的基因类型少见、与疾病的关联性不明确、或者已知疾病进展快,则强烈建议对SPR/SDR手术持极其谨慎的态度。原因在于,如果该基因病情进展迅猛,即便做了神经手术也无法阻止疾病恶化(运动功能可能快速丧失甚至影响寿命),此时手术带来的创伤和经济负担就显得得不偿失。对于此类情况,更推荐优先采用“打地基”策略:即进行软组织矫形手术(如肌腱延长、转位等,不涉及骨骼),目的是矫正肢体异常解剖结构,使之尽可能接近正常,从而为康复训练创造基础条件。术后积极进行康复以提升运动功能,同时密切观察病情进展,评估该基因在患儿身上的实际表达是良性还是恶性。若观察数年后病情稳定无恶化,提示疾病进展慢,此时若痉挛复发,可再评估是否进行SPR/SDR手术;若病情一直稳定,则坚持康复即可。当对神经手术无确切把握时,也可考虑其他解除痉挛的手段,如迷走神经刺激、脊髓或神经根电刺激、巴氯芬泵植入等。

Q:请您讲解一下关于扭转痉挛手术的相关知识。感觉神经与运动神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联?运动神经离断是否会造成运动功能损伤的风险?

Dr.Sun:首先需要明确区分扭转痉挛与徐动型脑瘫。扭转痉挛表现为动作幅度大、速度快;而徐动则动作幅度小、速度缓慢。在成人常称为肌张力障碍或肌张力不全,本质是同一类疾病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差异。治疗扭转痉挛的手段多样,包括颈动脉外膜交感神经网剥脱术(调控神经平衡)、脑深部电刺激(脑起搏器,对扭力中等偏下的患者效果较好)、以及巴氯芬泵植入(直接作用于中枢,比口服药更有效且不易耐药)等,复杂病例常需“组合拳”治疗。关于手术原理,传统的SPR手术主要处理脊神经后根(感觉根),虽能降低肌张力,但对顽固的扭转力量效果不佳,有时甚至因解除了轴向(对抗扭转的)痉挛而使扭力更加凸显。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在电生理精确监测下,对脊神经前根(运动根)中支配产生“扭力”(如内旋或外旋)的特定神经束进行选择性部分离断,同时结合感觉根的部分处理,取得了显著的协同改善效果。关于手术风险,感觉神经呈网状分布,部分离断不会影响整体感觉功能,却能有效降低异常神经环路的兴奋性。对于运动功能,人体周围神经存在功能储备,只要精准控制离断比例,并依靠经验与先进设备确保操作的精确性,就不会造成永久性的肌力下降。即使术后有短暂的肌力变化,通过针对性训练也能很快恢复。关键在于精准定位和有限度的离断。

Q:先天小脑发育不良导致脑性偏瘫的患儿,表现为整体肌肉松弛、肌力差、关节稳定性不佳,是否可以接受腰部SPR手术?术后是否会出现更软的风险?

Dr.Sun:对于因先天小脑发育不良导致的脑性瘫痪,其核心问题表现为肌肉松弛(肌张力低)、肌力差、关节稳定性差、平衡功能严重受损。这类患儿是绝对禁忌接受腰部SPR或SDR手术的。因为这类手术的核心目标是解除痉挛(高肌张力),而此类患儿的问题恰恰是肌张力低下。更关键的是,决定患儿运动功能,尤其是实现生活自理和回归社会目标的首要基础是平衡功能,而非肌张力高低。SPR/SDR手术虽然能有效降低肌张力,但会对患儿本已极度薄弱的平衡能力和肌力造成不可逆的、甚至是致命性的打击。手术结果可能适得其反,导致患儿运动功能进一步恶化,从“脑瘫”变成“真瘫”。因此,评估此类患儿必须将平衡功能放在首要核心位置,同时综合考量肌力、协调性和体位转换灵活性。务必通过头部影像学检查(MRI/CT)明确小脑、胼胝体等平衡相关中枢的结构是否完整或存在破坏。如果存在结构缺失(如胼胝体缺如、小脑严重发育不良呈“珊瑚脑”状),康复训练改善平衡的空间极其有限。早期(特别是婴幼儿期)针对平衡的康复训练可能有效,一旦错过窗口期,训练效果微乎其微。

以上就是“大医解惑”直播间的第一期精华内容回顾,希望能为各位家长朋友解惑并提供切实帮助。孙成彦博士的深入解析,再次强调了脑瘫治疗个体化评估与“组合拳”策略的核心重要性。请各位家长持续关注我们后续的“大医解惑”系列,更多专业知识和实用指导将陆续呈现。我们将这份内容分享给更多有需要的家庭,传递知识与希望,让我们共同努力,帮助孩子们走向更光明的未来!

推荐文章
2024-10-20
爱在壹博|壹公益第二期“呵护慢天使”项目启动,为10月生日的小患者庆生
2024-12-31
小小的我们,大大的梦:上海壹博医院公益绘画特别活动
2025-01-21
四海壹心 博誉未来!上海壹博医疗集团2024-2025年度盛典
壹博医疗集团网站移动端底部导航
备案网站 沪ICP备2021021912号-2
网站版权所有:上海壹博医院有限公司
隐私政策:《上海壹博医院隐私政策》